纪念文集
当前位置:首页>>纪念文集
王仁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黄筑平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 100871

王仁先生远离开了我们,对恩师的逝世,悲痛之情难于言表。

1963年,我有幸成为王仁先生的研究生,之后留校与先生朝夕相处,至今已有38个年头了,恩师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宛如昨日,永记难忘。先生治学严谨,办事认真,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这里就先生临终前的几件事,谈谈自己的感受。王仁先生每年暑期都坚持游泳。2000年暑期,先生一如既往,每天去游泳池,完成自己规定的每年累积游一万米的计划。游泳池的工作人员无不为这位80高龄老先生的毅力所感动,谁会想到当时病魔正潜伏在先生体内。

去年8月下旬,先生同我一起去芝加哥,参加IUTAM国际力学大会。学术交流之外,作为我国唯一入选IUTAM执行局的委员,会下还为争取在我国举行2008年IUTAM力学大会而奔忙,为落实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固体力学IUTAM夏季学校而操劳。看到他精神矍铄的样子,谁又会想到此时先生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在扩散。

回国后,在体检中发现先生患上胰腺癌,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使先生精神委顿,反而使他更为坚强。在去医院就诊的那天,先生见到医院书里有一本介绍胰腺癌的书,就想翻阅。张崇静师母怕增加他的思想负担,连忙将先生拉走。但先生还是找个借口,独自回到书亭,把那本书买了回来。回家后,先生不仅仔细阅读,在某些段落上做了标记,还特意把书中“此病最多只能存活半年”一页折了起来。之后,先生除了正常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外,工作计划安排的更加紧凑。先生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向中国科协与北大科研处所做的关于参加IUTAM国际力学大会的总结报告。在报告中,王仁先生对会议的概况,学术活动情况,会务活动情况,会议取得的收获,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都作了十分详尽的叙述。读过这份报告后,我的感触很深。先生平时十分俭朴,在生活上要求很低,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却要求很高,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这份报告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时正在北大讲学的美国Notre-Dame大学黄乃建教授和夫人得知王先生身患癌症,约我一同去看望先生。当见到先生在谈论自己病情时的那种坦然自若,面带微笑的神情,我在旁边已难过得几乎落泪。先生对待病魔的那种处之泰然的态度和对待生命乐观向上的崇高境界是常人难以做到的。黄乃建教授夫妇回国后,得知王仁先生逝世,多次发来电子邮件表示哀悼。黄教授夫人在邮件中说:“这好像不是真的,去年的这个时候,王教授还是如此健康和充满活力,并且展望着芝加哥的会议,乃建与我经常谈到王教授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啊!他能够以如此的坦然与勇气面对他的疾病他实在是鼓舞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王仁先生虽然患了癌症,但仍然十分关心北大力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生给大学生开设过讲座,参加过教研室召开的“理科基地建设规划”的讨论会。此外,先生也十分关心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他亲自与IUTAM主席,《世纪之交的力学》( Mechanic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报告的主编联系,组织北大力学系教师为《力学进展》翻译《世纪之交的力学》报告中题为“力学的丰碑”( Landmark Papers Mechanics with Their Motivations)一文,并在病床上亲自对译文进行了修改。先生还专门腾出时间撰写了两三篇科普文章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普及力学知识。王仁先生患病以来,曾多次接待国内外来访的学者,如悉尼大学的章亮炽博士,美国休斯顿大学的S.S.Wang教授等。每一次访问,先生都作了精心的安排。为了增进北大力学系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为了给北大力学系青年教师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先生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就在病情危重,几乎无法说话的最后几天,先生还再三托人转告我,希望能够安排好今年下半年来访的以色列学者Bodner教授的接待工作。去年冬天,王仁先生的病情开始加重。先生曾对我夫人陈文琴大夫说,腹部十分不适,但又怕张师母为他担心,所以一直瞒着她。先生仍旧照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年会的那天,天气格外寒冷,积雪未融,路面很滑,先生没有听从我的劝阻,坚持步行去参加会议,并一直坚持着听完了他的学生卢子兴的报告。

先生就是这样坚持工作,直到2001年2月20日住进医院。即使在医院中,在一息尚存的日子里,先生仍然关心着他所深爱的学术研究。为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先生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仁先生离开了我们,但先生敬业、奉献的崇高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将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将水远激励我们前进!


以上内容出自:《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念文集》,气象出版社,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