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不再维护,更新版本见https://xunger99.github.io/xunger/,2023年5月)
Members of Huang's Lab PKU
目前成员
2019(本科开始实习) - 现在(博士生)梁思聪,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院优秀毕业论文)。
2019(本科开始实习) - 现在(博士生)王瑞晨,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
2021 - 现在(博士生)朱静静,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
2021(本科实习)- 现在(博士生),黄腾,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
2022 - 现在(博士后)秦登辉,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本硕博。方向:水中装备流动噪声。
2022(本科实习)- 现在,刘成健,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
2010 - 现在,王剑芳(女),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杂务。
毕业生
博士毕业生:
2019 - 2023 杨周剑云(北大本科实习到直博)。论文:湍流吸入螺旋桨的流动和声源研究。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去航天一院。
2018 - 2022 吴佳峰(华科本、港科大硕)。论文:水中装备流动噪声。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毕业去中船重工任工程师。
2014-2021 陈望桥(北大本科实习到直博)。论文:气动声学超分辨成像关键实验技术。北大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去香港科技大学任博士后,现任哈工程副教授。
2014-2019 马征宇(北航本科,直博)。论文:基于拓扑优化的流动中声学隐身。任中电集团某所无人机工程师。
2011-2017 于文君(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论文:航空发动机噪声测试技术。任航发集团北京研究院研究工程师。
2009-2015 魏庆凯(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论文:先进阵列测试技术。校长奖学金。毕业后任光启研究院博士后。现任某公司CTO。
2012-2015 刘欣(女,北大本科,从陈十一教授课题组转入,联合指导)。论文:航空发动机噪声建模。北大优秀毕业生。空军某所参谋。
硕士毕业生:
2019-2022 杨祖堤(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去荣耀研究院任工程师。
2013-2017 姜汉博(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香港科技大学攻读航空航天方向博士。现任东方理工助理教授。
2010-2014 钟思阳(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2009-2013 白龙(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北京市优秀毕业生。Bristol超声方向博士。现任华中科大副研究员。
2010-2013 徐驰(华中科大本科,考研硕士)。工业界工作。
2009-2011 季建朝(陆航本科,强军硕士,从段志生教授课题组转入)。毕业后去陆军航空兵学院任讲师。
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2018-2019 隋丹 (Oxford博士)。离组后任西工大师资博士后。
2012-2014 艾德 (Southampton博士)。回英工作。
2012-2013 廖凯 (北航硕士)。成飞611所工程师。
2009-2011 伊戈 (Norte Dame博士)。离组后去哈工大继续博士后。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直接毕业:
2020 樊耀塬。从北大物院转入本课题组做毕业设计。
2018 崔旭杰。国防生,毕业直接工作。
2018 毕景会。国防生,毕业后在易车任算法工程师。
2014 翟唯钧。去巴黎矿业大学读硕。毕业后在百度任无人驾驶工程师。
2013 沈欢。中科院力学所高超方向直博。
2012 陈曦。留校攻读湍流方向直博。
2011 李渝哲。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系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教授。
2011 赵荣奂。中航气动院627所攻读流体力学方向硕士。
2010 张超。香港大学攻读气动声学方向博士学位。
指导过的其它研究生:
何雨。硕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
彭博。硕士毕业在广州某高中任教。
卜焕先。博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博士后。现任西工大副研究员。
苏亚鲁。部队联合培养博士生。
隐藏指导FAQ:
0. Be SMART,be HAPPY!
1. 如何做好自己的研究?查阅何毓琦的个人博客的所有文章。如“年轻人如何做科研”(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959278.html)
2. 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
(1)“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几种模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138-1159173.html)
(2)“如何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6/245625.html)
(3)其他:自行网络搜索,不要庸俗化师生关系。
3. 需要掌握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
(1)有基本的礼貌、规范用好Email (抬头、结尾、有信必复)。
(2)通读北京大学学生守则,特别注意关于寒暑假的规定(不要误以为博士生还有寒暑假)以及旷课处罚(工作日无故不出现连续几天对应什么处分)。
(3)基本的学术操守(正确引用、不得抄袭、行为规范符合正常逻辑)。
(4)研究中使用经费和材料前的思考和推演,不浪费(报销严格合规)。
4. 需要掌握的(普适)工具和技能
(1)洗炼的(中文)写作能力。
(2)基本的英文文法(学会用好基本的工具,如Word语法检查,建议读They say I say这本书)。
(3)写作推荐TeX,尽早学起来,包括写代码画图功能。学会TeX到Word(或HTML, TTH软件用法)的转化。
(4)严肃演讲推荐Beamer,尽早学起来。
(5)学会用MATLAB(或者开源Scilab),TECPLOT,甚至PPT来画图。
(6)MAC系统的,善用自带的日历(标记事情,不要出现和导师谈话还晚到乃止忘记的情况)和字典(尽量多英查英)。
(7)可考虑用Github , Wiki来管理自己的研究和学习。
(8)阅读论文+标注的工具,如Skim, Acrobat。
5. 基础知识
(1)数学:要用到广义函数(不看那些神秘化的书,搞懂冲击响应即可)。
(2)声学:从剑桥本科声学教科书开始读起(或马大猷先生的声学原理)。
(3)流体:先把J. D. Anderson的气动基础课本读完。
(4)CFD:画网格(把Gridgen的软件教程全部走一遍);计算(Fluent里面cylinder例子;OpenFOAM里面水坝例子)。
(5)HPC:课题组购买的超级计算机怎么用?作业怎么交?MPI是什么?进入具体课题后再问师兄师姐。
(6)控制:看懂我本科授课笔记以及参考教科书即可。
(7)编程:Python/MATLAB/C/FORTRAN,会一个即可。
(8)实验:PIV/阵列,做实验需要师兄师姐带。提前先学会调焦、测光、拍照等生活常用技能。
(9)AI:问相关的师兄,或者问导师要其相关教学资料。
(10)其他:具体开展课题后跟导师要。
6. 底线
(1)考试别作弊。
(2)写论文别抄袭(“连续6个字”)。
(3)实验室不打卡,来实验室就是做研究,严禁任何影响其他想做研究同学的语音聊天、看片、打游戏(想玩的回宿舍)。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请另谋其他导师。
(4)安全最重要。我们的研究都很安全,但如开展等离子体高电压实验,必须导师亲自检查实验方案和确保已经掌握基本技能;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电磁炉等生活用具;不在实验室放火触动烟雾发生器(历史上全有过先例,:{ )。
(5)上述底线以外,有难处找导师商量。
7. 研究
(1)讨论:提高每周一次的效率(如提前给导师发要讨论的提纲、问题、PPT等)。
(2)开会:善待每一次出去开会的机会,多听别人讲,多想想自己怎么讲。
(3)阅读:自己做的题目,国际上顶尖的几个组的现况、近几年新论文都要阅读。
(4)论文:初稿定图;然后写作框架;其次公式和表达;最后语法。可问师兄师姐tips以及他们(私密)的被导师改过的版本来看。
(5)资源:AI会议资源基本在线都可看,AIAA的会议论文集学校都购买了,善用这些资源。
(6)自律:善用时间管理,1万小时成某个领域专家定律。
8. 目标:
(1)半年内进入自己的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开始“教”导师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新成果。
(2)答辩时是自己讲的题目的专家,向答辩委员会传授,接受质询,而不是答辩时接受“科普”。
(3)业内最高水平的期刊论文1篇。
* 2020年声学授课的较详细说明:
1. 发动机方向:至少要阅读完Parker的声共振工作(引文见教学部分), Glegg的理论工作、Aerofoil tone、Kutta波以及近3年JFM /PoF含turbomachinery, aerofoil noise等关键词的论文。
2. 做实验的如何起步?利用实验室已有的环境:(1)管道声模块;(2)浅水波环境;(3)PIV/包括LED PIV;(4)超分辨环境;(5)阵列成像环境。
3. 做计算的如何起步?(1)Fluent下half-cylinder;(2)MATLAB自己编写一个2D单极子波的传播程序(目标:掌握一种格式;了解RK怎么用;了解PPW概念);(3)看懂我提供的Spalart的捍卫Lighthill论文的code;(4)MATLAB自己写一个sound scattering from cylinder的代码,自己找相关理论解;(5)跳跃到OpenFOAM来实现(4),实现(2)的代码问我要,学着跳跃到(4),目标:掌握OpenFOAM的再开发;(6)自己尝试解决更多已有CAA Workshop中的benchmark问题。
4. AI起步:(1)读我的教案;(2)实现cart-pole问题(dqn, A2C);(3)搞清楚里面每一个关键词的含义和算法和程序;(4)找老师要问题和讨论。
Tips:0. 万事不决问G家;1. 聊天式请教相应方向的课题组学长;2. 还迷惑的来敲我门;3. 最终解惑靠自己多读多想多花时间。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赫曼(Irving P. Herman)从导师的角度对研究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提出了20条劝告,这被称为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赫曼法则(The Laws of Herman):
1、在做学位论文期间,不要有任何度假休息的打算。
2、科学研究中,记住这个原则: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谁是正确的。
3、在思想上,你要相信:多数情况下,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其它事情,导师错的时候不多。
4、在行动上,你要相信:绝大多数时候,只要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错。
5、与导师意见有分歧,如果你觉得你是对的,那么就想办法去说服导师,这样他也会高兴的。
6、你的科研产出与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有效时间的1000次方成比例。
7、你的科研产出与你分析已获得数据拖延的时间的1000次方的倒数成比例。
8、如果今天能拿到数据就不要等到明天,说不定明天仪器设备就出问题了。
9、为了避免自己日后崩溃,获得数据后每次再多花5分钟做好永久备份。
10、导师不会在初期就期望你发表论文,但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如果你创造力还低于平均水平,你应该抬头看看导师的脸色。
11、在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你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大专家,争取成为你导师的导师。
12、如果你平时很配合导师的工作,导师的血压会很正常。
13、如果你与导师背道而驰,我行我素,你导师的血压要么升高,要么被气死了。
14、学位论文的质量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保证写进论文的每部分结果都达到能够发表的要求。
15、在论文质量第一,不追求数量的前提下,你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越高,你的学位论文也就会越优秀。
16、你要牢记一点:学位论文是你自己的,所以你必须自己亲力亲行去努力完成它。
17、导师很期待你能成名,这样他(她)最终也会因你而成名。
18、如果你学业优秀,最后导师一定会为你写一封特别棒的推荐信。
19、对你有好处的事情,对你的导师也应该有好处。你好,他也好。
20、对导师有好处的事情,对你自己也应该有好处。他好,你也好。